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汽车

车载终端市场带动国产芯片更进一步

2020-10-27 02:04:08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为了提高驾驶者的体验和保护其安全,各种新应用频频面世,包括ADAS、ESP、倒车雷达和自动泊车等。正是在这些应用的推动下,围绕着汽车电子又催生了一个个待挖掘的金矿。

  国内那些嗅觉灵敏的制造商和方案商闻风而动,前赴后继地涌入车载终端市场,开发各种设备,当中以智能后视镜和中控导航最受瞩目。

  功能强大的智能后视镜崛起

  目前,智能后视镜市场正在快速崛起,去年的销量只有300万台,但据预测,今年的出货量将会介乎500万到600万之间。庞大的出货量吸引了数百家厂商进入这个市场,其中大型的厂商超过两百家。

  据考证,智能后视镜这个产品形态最初是由沃可视打造的,在2013年他们基于全志芯片打造了初代的智能后视镜。当时的做法是在单一产品上整合了用户们所需的导航、蓝牙、电子狗和行车记录仪等。

  经过了几年的发展,现在的智能后视镜基本上都集合包括了人工后台服务、定位设防、在线实时路况、语音助手、在线音乐、车载电话、车载Wi-Fi、无线音频、防眩蓝镜、电子狗、行车记录、行车轨迹、天气预报、倒车影像等在内的功能。但随着人们要求的提高,这些功能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们的需求。

  在未来,智能后视镜会有以下几点发展趋势:

  第一,屏幕越做越大

  从之前的5寸上升到6.67寸和7.76寸,进化到现在最大的8.88寸。

  随着屏幕的增大,就产生了分屏显示的需求。也就是说,在一个大屏的不同区域显示不同的功能块。例如在打转向灯的时候,会把摄像头拍摄到的车后面的情况显示到屏幕上面,这就要求芯片厂商提供多路处理能力的需求。

  第二,语音识别控制将会成为主流

  设想一下,在车上,你通过语音可以控制车的空调开关、音乐播放、切换收音频道和拨打电话,对于驾驶者来说,会不会提升很多的体验?未来,得益于语音识别技术的进步,这将成为智能后视镜的标配,。

  在思必驰和云之声等国产语音识别厂商的推动下,语音识别的精确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加上现在这些语音识别的算法都具备了“学习”功能,让机器能够逐渐习惯车主的语气和发音,提高识别度;再者,现在在语音识别方案商在集成方面做了很多的功夫,让终端厂商能够轻而易举地把方案集成到设备里面去。

  第三,ADAS将成为标配

  相信没人否认ADAS是现在最热门的汽车技术。这种主动安全技术依赖于在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系统,碰撞避免或预碰撞系统和夜视系统等方面能极大的保证驾驶者的安全。但由于现在很多汽车出厂的时候并没有带这个功能,这就给大部分后装智能后视镜厂商带来了机遇。现在的后视镜厂商也正在往产品上添加ADAS。

  预计在今年出货的后视镜中,有20%将搭ADAS功能。但相比于国外的ADAS产品,国内厂商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具体来看,除了识别率和算法外,在CPU优化方面,国内的公司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如在CPU使用率方面,国内产品较国外会高20%。希望像全志这些厂商未来能协助ADAS厂商解决这些问题。”

  第四,通信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在万物互联时代,中心已经不存在了,连接就是一切。在此背景之下,智能后视镜带通信功能将会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中控导航逐步走向前装

  中控导航应该是车载终端厂商很难割舍的一款产品,毕竟很多厂商就是靠着这款产品挖到了第一桶金。但是从2004年发展到现在,中控导航也面临了一个转型,从以前的后庄逐渐走向前装。去年的中控后装出货量只有1000万,前装已经到达450万左右。预计今年前后装共有1600万,但当中会有600多万是前装。毫无疑问,后装会逐渐往下降。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也有几点值得关注的。

  首先,中控屏幕越来越大。从以前的10寸屏为主流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厂商做出了13寸的中控。在屏幕变大,性能增强的同时,中控的价格却在下探。现在的10寸安卓中控导航能便宜到500多块。很多厂商只需要有几十块的利润空间就可以出货了。但由于现在竞争激烈,厂商一定要做好品控,提高产品质量,才能保持竞争力。

  其次,芯片厂商要同步跟进车规认证。目前,国内中控导航市场基本上是国产厂商的天下。但由于现在的前装化越来越明显,而汽车对稳定性的要求特别高,国产厂商必须跟进如AEC-Q100这样的一些汽车方面的芯片认证,才能更好地布局将要到来的市场。例如,全志有一些芯片已经经过了相关认证,打进了国内某些自主品牌车厂的供应链。

  预计智能后视镜和中控会继续是增长市场,但虚拟仪表盘和胎压监测将会是未来方向,值得厂商去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