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汽车

自动驾驶技术目前需要的是什么

2023-12-20 02:09:00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大火,自动驾驶近几年也一直高热不下。不管是汽车制造企业还是科技企业,都把自动驾驶研发列为自己的重点发展项目。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各个企业想出了多种解决方案,但是到今天为止,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仍然是一项亟待突破的难关。或许,自动驾驶需要的不再是添柴加火,而是该踩下刹车冷静一下。

任何一项新兴技术的出现一样,大众对于它的态度一定会从排斥到逐渐接受,再到疯狂追捧,最后趋于冷静。自动驾驶目前就处在被狂热追捧,急需冷静的阶段。

自动驾驶分很多级别,其中L4是一道分水岭。L4级别的车辆能够完全接管驾驶功能,可以不需要驾驶人员,车上人员也无需专注路况,但仅限于特定路段。而更高一级的L5级别,则是车辆完全自动驾驶,可以不需要驾驶员,车上人员也无需关注路况,且不限路段。

在2018年年初,不少人认为L4 级别的自动驾驶很快就会到来,L5级别也会很快实现,但2018年的两起事故,犹如一盆冷水浇醒了狂人的人们,使其更加仔细地去分析目前遇到的问题,并且开始审视自己的目标,国内尤其明显。原本在2018年3月,上海开放了自动驾驶路测,紧接着北京也开放了相关政策,同时,有不少的自动驾驶企业开始申请相关的牌照,国内的自动驾驶开始了新一轮的热度。

但是2018年的 3 月和5 月,Uber和Waymo在路测时发生事故,两起事故分别造成了一名路人死亡和一位测试员受伤。事故发生之后,国内路测的申请也变得更加严格了,同时也有不少企业申请测试牌照失败。

在全球范围内,欧洲国家宽阔的大路比较少,同时由于GDPR等政策的出现,欧洲自动驾驶的限制更多。而美国尤其中部地区地广人稀,同时政策和法律法规相对开放,是各家路测的集中地。至于国内,现在政策主要开放的还仅限于城市,并且重心都在设计测试上,而没有去面向运营方面,在事故发生后,出于安全考虑,国内的路测政策也进行了细化,更加严格。

除了政策方面,两起事故也证明了一点,并不是每一家自动驾驶公司都有落地能力,自动驾驶行业的门槛愈发清晰。随着大众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了解越发深入,普通大众也对自动驾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也使得大众对自动驾驶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之出现的是这项技术门槛提升了,企业之间的差距也就愈发明显了。

技术的愈发成熟,自动驾驶行业认识到了落地的困难,曾经做出一个demo就敢宣称落地的时代过去了。只有冷静下来,投入到研发当中,确保技术成熟,顺利路测才是正途。不同于2018年的疯狂,2019年整个人工智能领域都在谈论有关商业化落地的问题,希望能够看到AI 真正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并且产生一些价值。

对于自动驾驶行业,商业化的目标应是不仅能够持续获得现金流,并且整个过程都能够经得起检测机构的查验。无论是技术的升级还是政策的变化,对于自动驾驶行业总是喜忧参半的。美国政策的开放,使得自动驾驶行业对商业化有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尤其是美国的一些州会对自动驾驶货运提供便利,让很多企业将自动卡车作为今后的主要研发方向。

但是,与乘用车不同,自动驾驶卡车核心部件的研发是需要应用方来打通的,比如转向机、制动系统等等,生产过程就非常复杂;其次,从销量上来说,卡车每年的销售量并不多,数百万辆似乎就是极限了,远比不上乘用车;最后,自动驾驶卡车的应用场景也有不同,除了一般运输之外,还需要面对比如半挂车、全挂车等等大重量运输的场景,安全性的需求非常高。

如果仅仅是将自动驾驶作为车辆的辅助功能搭配在原车出厂,那么这项技术就更像一个噱头,而不是真正的技术落地。

就目前自动驾驶行业来看,其商业化尚需从两个方面进行观察。技术上,自动驾驶商业化的重要前提是能够通过一个可验证的标准,来证明技术是达标的、可用的,比如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或者国家指定的相关机构来进行检测。政策上来说,运营政策目前仍然是个空缺,有相关政策能否尽快出台,直接左右着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