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电

如何体现智能家居的可感知价值

2023-04-09 02:06:03

如果从产品的生命周期角度来看,目前智能家居系统的主体应该是处于成长期。当然其中一小部分子系统,比如安防产品、对讲产品,或许应该算是进入了成熟期,已经基本成为了市场主流项目的标配。还有一小部分产品,可能尚处于创新期,产品功能和应用都还没有完全定型,也还没有跨越死亡陷阱。但是大部分属于“智能家居”范畴的一些子系统,都是取得了一定的市场认可,但是还没有成为主流用户的默认选项,还处在与早期大众进行互动的阶段,因此可以定义为处在成长期。本文中,我想站在产品成长期的角度来思考一下,智能家居产品应该如何突破瓶颈,取得更大的市场,更多的用户呢?

根据润总的观点,处于成长期的产品,应该力图用可感知价值,打穿用户。那什么是“可感知价值”呢?

我的理解,所谓“可感知价值”就是用户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知方式,相对低成本地、直观地体会到产品所能够带给自己的价值。

那么,智能家居产品的可感知价值在哪里?或者说如何才能体现出智能家居的可感知价值呢?

1.外观设计

说到可感知,很自然的会与产品外观联系起来,因为产品外观是一个很容易被感知的价值,而且是用户第一个接触到的可感知价值。在智能家居系统中,产品的外观设计至关重要。这里面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原因之一,是因为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用于操作、显示的用户界面设备,本身就是一个体现所谓“智能”的点。原本在家居中,灯光、窗帘、空调等等多种的设备是分别由不同的面板来进行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统的一大功能上的价值,就是对不同类型设备的控制统一到一个面板上进行,从而实现多种“智能”的控制模式。如果粗暴一点来评价一个智能系统是否成功,首先要看一下它有没有把应该要控制的设备集合到一个面板上进行控制,如果仍然是几个不同风格面板分而治之,那可以说这个智能系统是不成功的。

原因之二,是我觉得智能家居产品的外观,就是让用户感知到其“高科技”、“智能”的很重要的窗口。智能系统由很多设备组成,有些设备本身就处于用户几乎不可见的地方。因此用户可见部分的智能产品,比如智能面板,就担负了让用户感受到其所处的环境安装了智能系统的重任。就如同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在洗衣粉里添加彩色颗粒,让用户感受到洗衣粉里面有活性酶一样。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在智能家居市场中,占有比较大的市场份额的产品,大多有一个优秀的外观设计。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对于智能家居系统来讲,颜值同样非常重要。

2.功能的可感知化

如果说对于外观设计,大部分厂商都已经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的话,对于功能的可视化这块,我觉得就是很多产品需要仔细磋磨的一个地方了。

智能家居本身是一个以功能为导向的系统,而且在目前这个阶段,功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属于不确定因素,如何让用户体验到系统的功能,是一个让厂家很头疼的事情。目前通常的做法无非是方案、PPT、视频轮番轰炸,实在不行就上体验厅,样板房,凡此种种,都是力图通过教育用户,来让用户理解系统的功能。可是,如润总所说,每一个教育用户的动作,都会减小产品占领市场的速度和广度。如果能够让用户在产品上面直接可以感受到它的功能,那该多好?

可是,怎么做呢?

记得润总在课堂上举了几个很经典的例子:一个是白加黑的例子,通过白片和黑片颜色上的区别让用户直接体会两只药片功能上的区别;另一个是在镜头上加一个红圈,让用户体会到镜头品质的高档;还有一个是飞机上的商务舱,故意被放在飞机座位的最前排,于是让来来往往的用户都可以看到,体验到商务舱的价值。我想,顺着这个思路,或许智能家居的产品可以做一些类似的设计:

比如,我们知道一般来说,智能面板上都有LED指示灯,作为受控对象的状态反馈。这其实已经是一种功能的可视化,那能不能把这个指示灯做的跟为极致一点,在控制调光时可以跟着调亮调暗,控制场景时可以进行流动显示,控制窗帘时也跟着上升或下降,控制空调时制冷和制热分别为不同颜色?

比如,温控面板都是有内置温度传感器的,把传感器漏在外面可能会影响面板的美观度,可是能不能做一种设计,让用户可以直观的“看到”面板内置的传感器呢?

比如,智能家居系统因为是安装在家里,不能像跑车、名表一样自带“装*”属性,那能不能设计一个手环或者可穿戴设备,能让用户自然而然的把智能家居系统“带出”家门呢?

这些都是我的一些胡思乱想,也许并不合理,或者根本无法实现,只是抛出一些“砖头”,引起有想法的你,琢磨出一些“玉”来,让智能家居更好的被用户所感知。

3.价格

价格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可感知价值,因为它也是一个最容易被感知的价值。对于智能家居系统来讲,价格或许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槛,从成长期迈入成熟期的一个门槛,从早期大众到晚期大众的一个门槛。不得不承认,目前主流智能家居产品的价格还很是属于比较“高冷”的。国内很多厂家在价格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但是有一些是以牺牲产品质量和系统稳定性为代价换来的,实不足取。

如何做好产品质量和产品价格(或者说成本)之间的平衡呢?我觉得小米做手环的思路是值得借鉴的。小米在研发第一代小米手环的时候,曾经对是否要配备显示屏纠结了很久,最后他们选择了更长的续航能力,因为那代表着更好的用户粘性,而放弃了显示屏,以此来控制第一代小米手环的成本,从而能够以低价迅速占领市场。也就是说,小米是用功能削减来换取成本的降低的。当然,能够这么做,首先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并敢于做出抉择,不会奢望于用一个产品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际上是很难的,它考验一个团队的洞察力、决断力还有不怕输的勇气。

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处于成长期的产品,最重要的是销量,是在保证产品可靠性的前提下的市场占用率。如何通过价格让用户感知到系统的价值,是每个智能家居厂家都需要做出的选择。

结语

智能家居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虽然一直在扩大,但是并没有像业内人士期盼的那样“爆发”,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我觉得产品本身的问题始终是最主要的问题。真的很希望更多的厂家能够有更多的思考,不再满足于模仿和抄袭,通过独立的思考,推出更多的杀手级的产品或者应用,让系统本身的价值能够被更多用户所感知,所认可,甚至是所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