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届中国国际医疗电子技术大会(CMET2014)于2014年8月7-8日、8月12日、8月15日、8月19日分别在深圳、北京、上海、成都四地召开。2014年被公认为可穿戴设备蓬勃发展的元年,因此这个会议显得意义重大。
据拓墣产业研究所的最新预计,全球可穿戴式消费电子出货量在2014年会达到3930万台,年增长49.32%,而2015年将出货6570万台,增长 67.1%,此外,拓墣进一步指出,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居家照护、信息娱乐相关及运动健身三大应用领域增长最快,也占有最多市场份额。
随着面临高龄化的社会问题,让各家科技大厂都切入穿戴健康管理市场。许多大厂除了发展可穿戴设备技术与产品之外,也正在结合通信网络服务、医疗服务等来摸索及寻找能够真正促使可穿戴设备产品市场发展的商业模式。
目前Apple推出HealthKit及健康和健身服务,透过HealthKitAPI来共享相关数据App,提供整合至iOS8健康数据,并集中储存于用户智能型手机,未来将扩及可穿戴设备。
而Google在其I/O开发者大会上,发布全新GoogleFit运动管理平台预览版,未来可整合各家健身穿戴装置,并提供第三方运动App数据统一管理,提供全面的运动及健康管控。此外,为满足医生对Google眼镜不断增长的需求,Google眼镜正在寻求进入美国各地的医院和诊所,加州电子病例公司Drchrono为该设备开发了新的应用,并称其为首个“可穿戴病例”。在病人同意下可使用该软件纪录会诊结果或手术情况。相关视讯、照片和笔记可存储在病人的电子病例,或云存储和协作服务Box中,病人在需要时可查阅这些内容。
科技巨头关注多方开始投入
在国际两大科技巨头的影响下,全球科技公司开发出的各式各样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等纷纷侵入医疗领域。而国内小米、360、果壳网、婚恋网站世纪佳缘等都开始涉足这一领域。
对于新生事物,人们总会对它的前景抱有极高的期望,他们乐观的预计,可穿戴医疗设备将对传统的医疗行业和医疗器械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不过随着同质化严重、价格混乱、技术不足等问题的逐渐暴露,它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可穿戴医疗设备给人们描述了超乎想象的科技蓝图,比如监测大脑数据追踪情感、健康数据等。目前国内已有超过十几款的可穿戴医疗设备问世,如智能体温计、智能手环、智能血氧仪等,华为、小米已成立专门事业部准备发力可穿戴医疗领域。
与此同时,APP软件也成为搭载硬件活跃用户群体的重要平台。今年,拥有数千万活跃用户的大姨吗公司,先后与睿仁、PICOOC联合推出智能体温计和智能体重秤。用户使用智能产品后可迅速获得包括脂肪含量、水分含量、肌肉量等近10种身体健康指标,同时在数据分析引擎的支持下,可以收到分析报告和健康建议。
此前,大姨吗CEO柴可公开表示,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和想象空间巨大,在健康医疗领域里,大姨吗依靠自有APP的大数据平台,扩充医疗领域,通过与医院、保险等其他行业的跨界商业合作,推出更为专业的医疗增值服务。
宝莱特董事长燕金元表示,现在做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公司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创新型公司,他们通常把概念炒得很大,吸引风投融资,但大部分最后做不下去;另一种是传统企业,主要关注可穿戴设备的产业化和方向性决策,考虑能不能赚钱。于是,前者往往选择一些娱乐级的医疗设备,后者则选择专业级的医疗设备。
“如果在产品定位时认为时尚性最重要,就要选择手环这样的快消品,外观吸引人,更换样式的周期很短。如果要做专业、技术门槛高的医疗产品,就需要经过漫长的研发、资质认证,但这类产品往往精准度更高,医疗效果更好。”燕金元如是分析说。
目前,健康保险商也在采取行动与可穿戴技术公司、医疗保健领域内的初创公司以及其他一些公司展开合作,为客户提供奖励,让客户将应用和设备与他们的保险方案关联起来。在美国,已经有一些健康保险公司尝试将可穿戴医疗设备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作为代价,用户必须同意将设备采集的数据提供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付费购买这些数据,通过这些数据,他们可以分析用户的生活习惯,作为调整相关保费的依据。在欧洲,有保险公司购买手环这样的可穿戴设备送给客户,长期、实时监控客户的健康状况,以减少客户吃药、进医院、做手术的几率,从而降低公司赔付的成本。
在国内,也有一些企业蠢蠢欲动。APP平台“乐动力”就与大都会人寿合作,用户可以用通过运动获得的乐动力积分来换取相应的保险产品。燕金元也表示,未来将与保险公司合作。
目前看来,通过硬件来收集医疗大数据,并借此创新盈利模式,代表了可穿戴医疗设备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ABI公司预计,到2017年,用于远程病人监控以及在线专业医疗的应用,将占到可穿戴无线设备市场的20%。有分析认为,如果扩展到整个健康领域,健身和医疗可穿戴设备将占可穿戴设备市场的60%。
世界知名医疗咨询机构IMS预计,到2050年时,全球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超过60岁,高血压、晚发性糖尿病、心脏病等需要监控的慢性疾病将成为可穿戴设备需求增长的动力。
发展前景不错技术与资本是短板
在燕金元看来,可穿戴医疗是一个要长期投入的产业。在大数据、粉丝经济等新概念下,外观炫酷的可穿戴设备,的确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一部分消费者购买,但是冲动消费无法产生持续的购买力,已经购买的用户也不会持续、长期佩戴。
而根据现在的技术能力范围,短期内很难出现一款集所有功能于一体的可穿戴设备,未来可穿戴医疗设备必然要在细分领域深耕。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可穿戴医疗设备,虽然实现了部分健康数据的采集,比如心率、运动量、睡眠时间等,但在数据的系统管理和潜在价值挖掘上做得还不够。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现在智能手环的原理大同小异:通过内置加速度计计算使用者的步数、一天的活动水平,将数据发布到手机APP上。要想实现差异化,首先得在硬件上下功夫,把硬件做得舒适、续航时间长,再在便携性和外观上寻找突破口;第二是加入能测量更多生理指标的传感器,这是没有硬件开发经验的互联网公司的硬伤;第三是对后端数据的整合运用,把采集的数据进行再利用。“更多用户是希望有一款应用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指导,而不只是数据曲线描述。但这对厂家提出高要求,如果要切入医疗领域,还需要强大的芯片、算法、医疗技术和专业团队作支撑。”
当然也有,已经有一些厂家正在探索数据平台背后的价值,即智能穿戴设备不能单单靠卖硬件赚取价值,未来的移动互联网更多是在增值业务和服务上寻找赢利点。这种思路就是借鉴传统的医疗监测设备,用户使用可穿戴设备采集的数据由医生来解读,而设备方要做的就是汇集大量病人数据和专业诊断数据的医院和医疗研究机构。
也就是说可穿戴医疗设备如果能充当健康管理的角色,将便于与智能医疗、移动医疗接轨。但前提是,硬件监测的健康指标可以直接供医生临床运用,这就对可穿戴设备的硬件技术提出了“医疗级”要求。所幸的是,现在拥有专业技术背景的医疗器械公司和互联网科技公司正在努力打通这条产业链,技术变革和行业整合在不久之后或就能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