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疗

可穿戴医疗乱象:技术低、价格乱、实用性差

2020-08-08 07:00:44

  风光无限的可穿戴医疗设备正以成倍的速度增长,其中又以智能手环最为耀眼。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最新报告称,2014年智能腕带的出货量可能将会超过800万只,明年将增长两倍至2300万只,2017年这一数字还将扩大到4500万。

  但前景美好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到目前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

  纵观国内市面上已有的形形色色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大多数厂商还局限于把“健康”作为炒作概念,大部分产品只提供运动计步、卡路里消耗、热量计算、睡眠监测等技术门槛不高的几项功能,并且同质化严重。

可穿戴设备
国内大多数厂商可穿戴设备产品同质化严重

  据了解,这其中的原因,主要还是技术上的硬伤无法弥补,无法生产出更具实用性、更能赚钱的新产品。可穿戴医疗设备要做到真正地发展与繁荣,还为时尚早。

  技术层次低市场价格乱

  按照美国信息咨询IHS发布的穿戴式科技白皮书中所定义,可穿戴设备应当具备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是可长期穿戴;二是智能化。

  换句话说,可穿戴设备必须是延续性地穿戴在人体上,并能够带来增强用户体验的效果。这种设备需要有先进的电路系统、无线联网,并且起码具有一个低水平的独立处理能力。

  但记者在与多位使用者交流后发现,披着智能外衣的手环,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运动手环貌似简单,但在硬件上也有其复杂性。乐心医疗创始人潘伟潮表示,对于医疗器械厂商来说,计步、卡路里消耗、血压、心率等监测功能技术并不是难题,智能手环的设计工艺更难,这涉及到手环外形、宽度、材料以及供电方式。

  传感器和续航能力,也是考验智能手环的两大关键因素。潘伟潮对此深有体会,“这是所有厂家都遭遇的硬件问题,现在都还没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

  记者了解到,微机电系统承担了可穿戴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重任,但国内微机电系统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初创企业聚集于长三角,其技术远落后于国际巨头。

  广东一家手环生产商董事长向记者表示,计步功能的手环硬件成本并不高,吸引了很多稍微有点技术背景的公司进入。由于这些手环没有可以参照的定价标准,市面上的价格比较混乱,便宜的不到一百元,贵的要一两千。搭上“健康保健”的概念便车,则定价更贵。这些价位较高的产品大多数由科技公司制造,手环的功能已经接近智能手机。

  记者走访了数家本土可穿戴医疗设备公司,其中涵盖了智能手环、手表、卡路里计等多个领域。这些公司一致认为,被热炒的可穿戴医疗概念前景广阔,但做出来的设备效果、市场反响和预期仍有不小差距,还有些山寨厂家仍在概念面前徘徊,甚至连他们自己都在问:只具有计步功能的便携设备,是否算是可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