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电子皮肤。这种新型电子皮肤的厚度只有3微米,与人类皮肤能够达到近乎完美的融合。此外,研究人员在电子皮肤中加入了一种有机高分子发光二极管(PLED),使得这种超薄的电子皮肤转化为“电子显示屏”,并让它看起来像一个纹身。
尽管这种新型皮肤目前只能测出用户的血液氧浓度,不过,研究人员正在进行下一步研发,他们希望这款皮肤在未来可以实现让用户得知自己的健康数据,让工人查看图表等功能。届时,电子皮肤这种无缝穿戴技术就可替代当前的智能手表等可穿戴技术了。
电子皮肤是一项颇为有趣而且重要的技术,在医疗、科技、智能等领域都有不少用途。可以说,电子皮肤的潜力极大。不过,目前这项技术仍处于初级的试验阶段,尚不能实现大规模应用。
电子皮肤在医学领域作用重大,皮肤移植、制作假肢都需要
电子皮肤,是一种可以让机器人产生触觉的系统。其结构简单,可被加工成各种形状。能像衣服一样附着在设备表面,能够让机器人感知到物体的地点和方位以及硬度等信息。电子皮肤能够模拟、还原甚至取代机体皮肤。正因为这些特性,电子皮肤在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想到的就是医疗方面。因为人体的皮肤一旦损坏便不可修复。在古时的亚洲和欧洲,有“割肉补疮”的方法来修复皮肤损伤,并持续了2500年左右。但是,当年的医疗和麻醉水平都极为落后,对于患者来说,无异于在接受一种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