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研究的新进展 摘要:传统两级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复杂、器件多、功率密度低,效率不是很理想,且成本高,难以应用到小功率消费类电子设备中。而单级式PFC变换器则特别适用于小功率电子设备,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人们提出了很多新的改进拓扑。为此,对最近产生的单级PFC拓扑进行了分类总结,分析了他们的优缺点,并指出了单级PFC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两级功率因数校正;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单级并联功率因数校正;拓扑
1 引言 由二极管和滤波电容组成的整流电路,被大量用作电子设备的前端电源。由于电路的非线性,这类电源的输入电流并不是正弦的,包含大量谐波,而且功率因数较低。因此,有必要对这类电源的输入电流进行波形整定(Input Current Shaping,ICS),对其功率因数进行校正。 近几年来,PFC技术已得到大量研究,有了许多实现方案。其中较成熟的是两级式PFC变换器。两级式PFC对谐波的处理效果较好,可以达到较高的功率因数;具有独立的PFC级,可以对输入DC/DC级的直流电压进行预调节,输出电压比较精确;带载能力比较高,适合于功率较高的场合。但是,它所需的元器件较多,成本较高;功率密度低,损耗比较大;尤其对于中小功率的电子设备,很不经济。因此,将PFC功能与DC/DC功能融为一体的单级式PFC应运而生,以弥补两级PFC的不足。 目前,单级式PFC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许多新的电源技术被应用到单级式PFC拓扑中。本文对这些新的单级式PFC的拓扑结构特点作分类总结,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单级PFC的发展方向。 2 单级式PFC变换器的基本要求 图1(a)为典型3端式单级PFC的电路框图,图1(b)则为相应的基本电路。 (a)三端式单级PFC电路框图
(b)基本的单级PFC变换器电路 图1 单级PFC电路 从图1(b)可以看到,典型的单级PFC变换器是由Boost变换器与基本的功率变换器合成的。两部分共用一个开关管,其中D1电路是充电电路,D2是放电电路(同时防止开关管关断时电流倒流)。由于控制电路只是完成输出电压整定的任务,因此要求变换电路本身具有自然的PFC功能。而Boost变换器恰恰具有这种内在的功率因数校正能力。 从图1(a)可以看到,典型的PFC变换器是直接与交流电路相连的,因此,瞬时输入功率是随时变化的,要得到稳定的功率输出,储能电容CB是必需的功率平衡手段。但由于整流后的输入电压同负载大小无关,因此负载越轻,积累在CB上的不平衡能量就越多。这导致CB上的电压应力很大,对器件耐压的要求很高。 基于典型单级PFC的上述特点,在开发新结构的单级PFC电路时,应尽可能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变换器电路要有较好的谐波处理能力,可以满足各种标准的要求; 2)变换器要有较好的稳定输出电压能力; 3)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应具有降低电压应力、减少电路损耗的能力; 4)开关管的控制方式应达到较好的校正、输出效果。 根据以上要求,下面对一些新的单级PFC拓扑电路进行了分类总结。 3 新型的单级PFC变换器拓扑结构 许多新型的单级PFC变换器拓扑结构,基本都是在典型单级PFC的基础上,围绕着减少器件的电压应力,降低电路的损耗而进行的改进。下面对这类改进措施及技术分类作一介绍。 3.1 基本电路的改进 实际中常在图1(b)的D1、D2两条二极管电路中加入电感线圈等元件,以减少电路的电压应力。这种改进很多,图2(a)是一个典型例子(类似改进见参考文献[2]等)。它是在图1(b)的D1、D2两条电路中加入负反馈线圈W1、W2而获得的。在电路开通或关断的时候,两线圈提供负反馈电压,减轻了储能电容CB的电压应力,延缓了输入电流的变化。这种方法还有利于输入电感工作在CCM(ConTInuous Current Mode)模式,保持较低的谐波含量。 (a)单级PFC变换器电路拓扑
(b)双端式单级PFC电路框图 图2 改进的单级PFC变换电路 在实际应用中,还常用到如图2(b)所示的双端式单级PFC电路。它与三端式单级PFC电路类似,但充、放电电路的连接方法与三端式有差别。实际上,双端式单级PFC电路往往与三端式PFC有相对应的关系,两类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两者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见参考文献[2]。 3.2 与其它变换器电路的结合 PFC技术发展至今已经逐渐融入到许多优秀的变换器电路中。这些新的拓扑结构可以很好地抑制电源输入谐波,整定输入电流波形,同时又具有极好的输出特性。充分发挥了PFC电路和功率变换电路的特点。 根据图1中单级PFC变换器的原理,我们可以将Boost电路与其它功率变换器结合在一起。图3将Boost电路与全桥变换器合成单级PFC电路。实际应用中可参照文献[2]的方法,对Dx1、Dx2的充放电电路进行改进,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该电路可以实现对输入电流波形的整定,同时又可以工作在较大功率场合,发挥了全桥电路的特点。同样,PFC电路还可以与其它电路结合,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图3 单级全桥PFC变换器 3.3 有源钳位和软开关技术的应用 与普通DC/DC变换器相比,单级式PFC变换器具有电压应力大、损耗大的缺点。因此,人们又将有源钳位和软开关等技术应用到单级式PFC变换器当中,使主、辅开关在软开关条件下开关,减少损耗,或降低电路的电压应力,从而使单级式PFC变换器电路能够得到实际应用。 图4中,有源钳位电路由S2、Cc构成。主开关S1关断后,Cr充电,当Vcr被充电到Cc的电压Vc时,辅助开关S2导通,则S1的电压被钳位在Vc,降低了S1的电压应力。
图4 带有源钳位和软开关的Boost单级隔离式PFC变换器 软开关过程则由谐振电感Lr、寄生电容Cr的谐振来实现。为了实现零电压开关,必须适当选择Lr,且要求Lr远小于励磁电感Lm。Lr越大,越容易满足主开关的ZVS(Zero Voltage Switching)条件,但Lr的增大会增加开关管S1、S2的电压应力,带来更多的占空比丢失;而Lr越小,输出二极管VD3的电流下降率diD3/dt就会越大,带来严重的反向恢复问题。 3.4 单级并联PFC电路 针对传统两级式PFC电路的缺点,单级PFC变换器把PFC级与DC/DC功率转换级整合在一起,达到了减少器件数量、简化控制电路、提高功率密度的目的,并力图使整个变换器电路具有较高的效率、较好的输出稳定性。但在单级电路中,由于单个开关管须同时实现PFC功能和输出电压整定功能,因此,其效率、输出等性能都逊色于两极式PFC变换器。针对这一问题,又产生了新的并联式PFC电路。与两级式电路及普通单级电路相比,这种电路的效率较高,输出特性也比较好。 图5(a)是基本的并联式PFC变换器原理图。在一个周期中,PFC级无需处理所有的传输功率,这是并联式PFC的基本特征。 (a) 基本的并联式PFC变换器
(b) 单级并联式PFC变换器 图5 并联式PFC变换器 对于图5(a)的并联PFC变换器,其输入输出的功率关系如图6(a)所示。在t0-t1时刻,Pin>Po,功率P1经主电路传输到输出侧,无需经过PFC级,多输入的功率Pin-Po积累在储能电容中。在t1-t2时刻,Pin<Po,输出功率的一部分由电源主电路和PFC级提供,差额部分Po-Pin由储能电容经PFC级提供。阴影部分P1占平均输入功率的68%左右,为直接经由主电路传输到输出侧的功率;阴影部分P2占32%左右,为储能电容提供给输出侧的功率。 图5(a)的并联PFC变换器,其主电路、辅助PFC电路各需要一个变压器,结构比较复杂,体积、重量较大,成本也比较高,因此常用于较大功率的场合。在中、小功率场合,常用图5(b)的单级并联PFC变换器。该电路中,主电路、辅助电路被整合在一起,输入功率Pin和32%的功率差额都由同一功率级进行处理。图6(b)是单级并联PFC电路的概念图。 (a) 基本并联式输入输出功率关系
(b) 单级并联输入输出功率概念图 图6 并联PFC变换器输入输出功率关系 图7则是一个实际的反激式单级并联PFC变换器电路。图中输入电感Lin、变压器激磁电感Lm、附加线圈N2完成图6(b)中受控电压源的功能。实验证明:该电路输入电流平均值与负载电流反馈有关,随负载电流变化,这种自身具有的负载电流反馈的性质,可以使电路在轻载时不需要减少占空比就可以降低输入功率;另外,这种电路不会增加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并可以减少储能电容的电压应力以及其它有源器件的电路应力。
图7 单级反激式并联PFC电路 4 结语 近些年来,对单级式PFC变换器电路的大量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本文所述的四个目标进行的。由于单级式PFC变换器电路有着先天的缺点,减少其电压应力、降低损耗就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到的三类拓扑方面的改进,都是针对这一目标来进行的。当然,对一个变换器而言控制也有着格外重要的作用,最近,许多与数字控制技术相结合的单级PFC变换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一个优秀的PFC变换器必然是好的拓扑和好的控制技术的结合。今后,围绕着本文中的几个目标,新的单级PFC拓扑及控制策略将不断地被提出。所有这些研究必将推动单级式PFC变换器的应用。 |
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研究的新进展
上一篇:通信用组合电源的电池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