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将直径为10~100nm的“纳米粒子”混入透明介质中,并在玻璃底板上涂布极薄的一层而成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据称,这种纳米粒子受到太阳光照射时,会释放出“热电子(HotElectron)”并产生电动势。这种太阳能电池连波长超过2μm的红外线都可用来发电,与现有硅类太阳能电池相比,可提高能量转换性能。莱斯特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教授克里斯·宾斯表示,“只要是光滑的表面,材料可在如玻璃窗及大楼墙壁等任意地方喷涂,使其变成太阳能电池”,因此与商业电力相比,有望大幅降低发电成本。由于活性层非常薄,因此还可能实现保证透明性的“发电窗玻璃”。
EnSol公司此次未公开纳米粒子的成分。不过,莱斯特大学的宾斯教授在接受《日经电子》采访时介绍,“纳米粒子不是(称为量子点的)GaAs等半导体粒子,而是金属粒子,还可将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效果用于电子释放”。最近,利用SPR的太阳能电池的相关论文急剧增多。不过,大多数技术将SPR用于提高发电用太阳光的吸收率,或者扩大波长宽度范围。此次的技术与以往的不同点在于,纳米粒子在产生SPR效果的同时,还可作为电荷供应源。
顺便一提,多数情况下,第1代太阳能电池池是指结晶硅类太阳能电池,第2代是指薄膜太阳能电池,第3代多指量子点型太阳能电池。之所以将此次的太阳能电池称为“第4代”,是因为其定位是量子点型之后的下一代太阳能电池。
EnSol公司与莱斯特大学的分工为,莱斯特大学负责开发并供应纳米粒子,EnSol则利用纳米粒子制造电池单元。尽管目前只能在真空装置中制造层叠各种材料的小单元,但在不久的将来,该公司将导入采用玻璃底板制造4cm见方的稍大单元的装置。EnSol表示,“当前的目标是实现20%以上的转换效率”。
相关文章
- 特斯拉Model X/Model S大涨价!恐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波动
- 国内智能音箱市场三强出炉 今年第三季度销量创下新高
- 华为与小米在电视制造上的PK,你更看好谁
- 芯片上的大脑:麻省理工研究的新型电子装置的记忆电阻器设计
- 凌华科技工业级移动计算解决方案亮相高交会
- 基于LPC2292的汽车智能组合仪
- 基于PLL技术的电源管理设计
- 贴片机和贴标机的区别是什么,分别有哪些特点
- 环境能量就在我们身边,您获得自己的那份吗?
- 边缘计算将是万物互联下的新型计算模型
- 本田冠道,本田全新旗舰车逆袭,外观的造型重大气,尾部的设计也十分饱满、时尚,售价仅28万
- P87LPC767单片机及其在微功耗智能定位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