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造车,对于空调巨头格力来说,怕是并不容易。继格力募集96.9亿元配套资金等1515项议案遭中小股东否决,引发业界对格力造车的质疑后,近日网上流传的一份格力股东大会文字内容,则让格力造车种种细节曝光。其中包括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想要进军电动汽车的决心和原因,也透露出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造车早有谋划
早在今年3月,格力公告宣布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标的为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隆”),格力跨界造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格力想要进军电动汽车甚至收购银隆其实并非突然之举。在股东上会上,当股东问及董明珠是否在2015年就有过布局新能源汽车心思时,董明珠并未直接否认,而是表示,“家电行业的发展到了一定的时候需要一定相关技术的储备。未来是智能时代,家电行业最不可缺少的是储能设备”。变相暗示了一直在寻求家电产品能源解决方案。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认为,格力此前或许没有关注新能源汽车,但对于电池储能方面肯定早有研究,因为早在2013年格力就曾推出号称“不用电费的中央空调”,其原理就是通过太阳能发电储存,然后供应空调运转,这其中就涉及电池储电。董明珠还进一步表示,比亚迪曾经与格力有过合作接触,但格力没有同意,原因是格力更愿意看到背后的技术支撑。
进军2000亿
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直言,收购银隆是看中了技术而不是汽车。但其背后,也有董明珠2000亿梦想的影子。
2012年格力首次营收超千亿元,跻身家电千亿俱乐部时,董明珠便提出五年再造一个格力的目标。这一规划在2013年和2014年也得到很好的推进,年营收分别为1200亿元和1400亿元,符合每年增长200亿元的预期。但到2015年,增长计划却被打乱,格力财报显示,2015年营收为977.5亿元,重回三年前。
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也承认空调市场增长空间不足。“人各有所爱,各有选择,有人选亲情关系,各种原因导致不会买格力的品牌,但是格力已经凭它的技术、诚信,在空调领域做到超过40%的份额,再有增长空间也不大了,神仙也没办法,必须要扩张。”
格力近年来其实也在推行多元化,先后涉足冰箱、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电饭煲、加湿器、手机等众多家电品类。但在这些产品中,除了手机,用的都是其他品牌,冰箱用晶弘,小家电用大松。但从2015年财报来看,格力家电制造业务总营收为879.3亿元,其中空调就高达837.2亿元,生活家电和其他品类分别为15.2亿元和26.9亿元。显然,格力想要实现年营收2000亿元目标,靠扩展其他家电品类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新能源电池和汽车成为董明珠的新目标。
格力汽车很难
尽管在股东大会上,董明珠直接回复股东,“收购完了,明年就可以让你看到车”。但格力汽车想要登陆市场并赢得市场恐怕并不容易。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在于电池,而汽车电池也分不同的类型,其中银隆主要的技术优势在于钛酸锂电池,但目前这个电池并非市场主流,目前市场占比高达90%的电池采用的原材料是磷酸铁锂。同时,钛酸锂电池存在续航时间不足的问题。
珠海银隆集团董事长魏银仓还坦诚,目前钛酸锂电池产能很少,成本没有降下来。需要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才能够实现成本降低。魏银仓表示,“新能源车去年国务院有六个文件,制定了以纯电动为主的策略,汽车生产涉及到国家的政策,涉及到生产资质的问题”。
不过,当下格力首要解决的问题还是完成对银隆的收购。针对募集配套资金议案遭到否决,对格力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影响,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格力电器市场部部长陈自立,其回复,“目前正在研究,待定”。但最终结果可能很快会揭晓。深交所于10月31日向格力下发关注函,要求格力电器于11月4日前对相关议案整体上是否认定为通过进行明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