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新特汽车旗下首款车型DEV 1正式上市,虽然成立仅一年,新特已经把汽车从最初的概念构想打造成一款市场化的产品。
2017年9月1日,新特汽车正式成立。作为一个新面孔,新特汽车颠覆了人们对车企的既有印象,这匹造车“黑马”2018年4月发布第一款产品,8月产品上市,在外界看来这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新特汽车CEO先越知道造一辆车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他告诉小编,新特汽车研发团队工作长达16小时,甚至前台也从未准点下班,这种工作模式已成常态。
在新特汽车成立之初,人们对新特为什么走这么快,产品质量是否可靠,以及在强敌环伺的造车势力中,新特如何应对来自外界的竞争等问题表示担忧。目前来看,这种担忧似乎有些多余。
4万订单从何而来?
在新特汽车公布DEV 1官方售价之前,已经开启了线上和线下预订,且订单数高达42000个,这一成绩在新创车企中已经非常亮眼。
先越介绍,新特DEV 1的订单主要来自用户网上预订和经销商预订。新特汽车重视经销商渠道建设,公司把全国分为8大市场区域,区域内的经销商在新特DEV 1设计之初就参与到对新车的打磨当中,根据经销商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及反馈,新特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进。
从群众中来的产品,自然也就接了地气。经销商更熟悉自己所负责的市场,他们更贴近户的需求,因此,经销商订单成为这4万订单中的一个重要支柱。
新特汽车CEO先越演讲
除了通过to B 和to C 扩大销售数量之外,新特还尽量降低售价以扩大未来的销量。
据8月30日公布的销售价格,新特DEV1新车指导售价为13.99~16.49万元,终端售价为6.19~7.79万元,在新能源汽车同级别产品中极具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新特与摩拜合作的车型即属于创智版。但在新特的订单中,摩拜这种B端订单占比并不大,占有较大比重的是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他们将新特DEV 1作为其人生中的第一辆车或家庭的第二辆车。
对于新特汽车,B端订单的规模是固定的,公司将控制B端订单的生产节奏,把2/3的精力和资源放到C端用户,使C端用户接受新能源汽车,让更多C端燃油车用户转为电动车用户,接受新特DEV 1这一“新物种”。
汽车行业构建核心竞争力需要量的支撑,销量足够大,对供应商才有话语权,形成规模效应,才能降低生产成本;销量大了,在消费人群里也才会有足够的品牌露出机会。
有人预判,到2020年,造车新势力年销量达到10万辆以上才能活下去。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考验着企业真正的造车实力和营销实力。
2018年拟交付4000~5000辆
造车的前半段可以用资金和技术去解决,后半段就涉及到管理。一万多个零件,数百个供应商,“有一个出问题也不行”。
在首款产品还未研发、生产时,新特汽车已经与供应商进行互动,在数据冻结之前与供应商签订协议,提高了供应商的配合度和稳定性。
由于生产合作方中国一汽有着丰富的制造经验,新特汽车少走很多弯路,首款产品的合格率也高于预期。先越透露,从2018年10月起,工厂开始量产爬坡,12月大规模生产,今年新特汽车交付的规模在4000~5000辆之间。
八月份以后,新特汽车将在内部抽调各部分的人专门成立一个小组,专注于交付。
“如果第一批产品出了问题,对新创车企来说将是灾难性的。”先越告诉小编。
他坦言,车卖出去之后,接下来就是要服务好如此大规模的用户。未来的电动车市场,造一台车并不能保证持续的竞争力和持续的发展,如何拥有持续的产品力和持续服务的能力,这是新特接下来面临的挑战。
当然,对于车企来说,销量上去之后也会有新的问题。先越透露,2019年新特汽车先行垫付的国补费用就高达十几亿,这就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撑。
现金流充裕 融资压力不大
新特汽车股东贵安开投集团实力雄厚,总资产超过2500亿元。因此,在新车势力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掀起滚车轮似的融资战时,新特汽车却是异常低调,直到首款车型发布才被外界所知。
2018年5月25日,新特汽车正式宣布开启A轮数亿美元融资,并与领投方鼎晖投资、跟投方宏嘉资本等签署A轮投资框架协议。作为国有企业的新特汽车在向市场化发展,优秀社会资本的注入,将为新特汽车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
在回答提问时先越透露,新特汽车新一轮融资也在谈判之中,到今年年底前后会有结果出来。
“目前的经销商订单是一种锁定的订单,经销商缴纳的是不可退的订金,新特汽车的订单回款量大,现金流充裕,活下去不是问题,接下来的融资倒不是一件着急的事情。”先越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