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传感器

意法半导体:拓展传感器类别 大举布局物联网

2020-11-03 02:02:53


  从三星曲面屏幕Edge系列的触摸屏驱动芯片,到魅蓝手机的加速度陀螺仪惯性MEMS,再到最新上市的LG G4手机摄像头搭载的光学测距传感器,这些均出自于消费电子和手机市场最大MEMS产品及传感器厂商意法半导体(以下简称“ST”)之手。

  在刚刚过去的世界移动大会-上海(MWCS)上,ST展出了其在MEMS领域包括运动、触控、环境、近距离、飞行时间(TIme-of-Flight)等各类传感器的应用产品,涉及消费电子、汽车和工业应用等各个领域。而这些展品中,有超过一半以上都已得到了商用。

  已经在手机传感器和消费类传感器市场走在全球前列的ST,对于下一步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打算,这家公司又是如何看待物联网与可穿戴设备市场呢?ST大中华暨南亚区模拟、MEMS和传感器产品部市场总监吴卫东在MWCS期间接受笔者采访时,分享了他的观点。

  意法半导体:可穿戴设备并没有那么简单 只是来得太快

  图:MWCS上ST展出的采用其光学测距传感器的手机,包括LG G4、OPPO R7+、魅族MX5、华硕 ZE550KL等。

  ST MEMS传感器累计出货量突破90亿颗

  从最早大家耳熟能详的任天堂Wii游戏机(加速度传感器)到iPhone(横竖屏切换、陀螺仪等),ST真正将MEMS传感器从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变到了一个消费者产品领域。据IHS iSuppli数据报告显示,2014年ST在MEMS领域营收达到7.77亿美元,占据消费电子类MEMS产品中1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亚洲市场中(除日韩外,包含大洋洲澳大利亚市场)中国本地客户的占比达50%。

  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在吴卫东看来,ST相较于其他厂商的优势在于:

  首先,ST是拥有传感器产品类别最多的公司。吴卫东认为,最终在很多应用里面,会用到多个类别的传感器。“我们现在讲的所谓传感器的数据融合,如果我们可以提供多类别传感器的话,我们对于不同传感器之间的融合的能力会更强”。

  其次,ST MEMS传感器出货量巨大。据介绍,截至今年第一季度ST在全球已累计卖出了90亿颗传感器。ST的产能足以应付市场的需求,这也其是有别于同行的优势之一。

  再者,ST拥有非常完整的开发平台。“我们提供了一套基于我们MCU、多传感器外加低功耗蓝牙的系统平台,在客户需要开发相关产品的前期,可以很好地对方案有一个基于硬件和软件的实际探索。这套开发工具我们目前在全球已经发出几十万套,这种普及率或者说这个平台的完整性,ST应该是唯一的。”

  拓展传感器类别 大举布局物联网

  面对来势汹汹的物联网时代,ST正努力试图将传感器变得无处不在,从而将物理世界转化为数字世界,藉此为人们带来更加科技智能的生活。

  “就拿传感器针对于物联网来说,我们目前除了现有用在消费类产品的MEMS传感器,包括我们展出的环境传感器、MEMS麦克风,还有后续我们产品规划当中在做的气体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最终统筹来讲就是用可以传感器把物理世界的所有信息进行采集。通过一个传感器,把它从物理世界转换成数字世界,然后再在数字世界里面去进行思考、运算,并给出反馈。”吴卫东介绍说。

  他表示,ST会继续去拓展现有的传感器可以用在物联网里面,但将这些感器用在物联网里面还需要对其功耗、尺寸、精度进行提升。同时,ST也在做更多的传感器,以期可以采集更多的信息数据。此外,ST也在也在拓展一些新技术,因为有的信息通过现有半导体技术无法采集得到。

  “例如,有的液体传感器可以直接检测葡萄酒的品牌与年份,这除了传感器本身,当然也有后台数据在做支撑,从理论的角度来说,这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从实际场景来说,这也是物联网世界里面对于普通单个个人来讲非常有用的部分,从个人感知变成了数字化的东西。”

  吴卫东认为,现在物联网还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传感器与物联网是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传感器要发展,物联网的整个生态链和商业模式都要有进一步的完善,可能需要五年或者十年的一个过程。

  ST的传感器已应用在不少可穿戴设备

  图:ST的传感器已应用在不少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环、虚拟现实设备等)当中。

  可穿戴设备并没有那么简单 只是来得太快

  正如我们在与IEEE高级会员袁昱博士交流过程中一致同意的,现在可穿戴设备用户普遍存在着“三分钟热度”现象。在吴卫东看来,“可穿戴设备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我们只是觉得它看起来很简单,反而让人们对可穿戴设备有了怀疑。从事物的发展本身来看,它就是不可能这么快的,大家是在催化它而已”。

  具体来看,厂商们需要提高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性。这些设备有一个所谓的用户黏度——也即用户是真正的想戴,而不只是追求新鲜感。他举了一个例子,在几年前,大家都认为手机屏幕太大是不好的,但现在的发展已经变成手机屏幕小是不能接受的,而这个转变是因为现在我们感觉到了屏幕大带来的便利性。他说,“之所以我们感受到了这样的便利性,肯定因为是里面的内容。最终是因为内容。”

  如何提高可穿戴设备的黏度?吴卫东表示,还是要从内容和服务下手。“目前各大厂家都在做服务,可能下一个爆发成长的企业就是因为它找到了合适内容。硬件的体现,万物不离其宗,手表也好,手环也好,这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真正可以体现的内容。硬件当然要考虑到其功耗、待机,但最需要做的还是要真正了解到用户佩戴这些设备的受益是什么,而不是出发点是什么”。

  “现在可穿戴设备是“被”穿戴的,而不是用户想穿戴的。”他直言到,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它取决于各种技术,不单单只是传感器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