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与汽车公司,从开始的相互试探与进攻,到现在的加速融合,这是一场软件与硬件的大融合,目的是为了更取悦的消费者。对于车企来说,这是不得不进行的合作,对于科技公司来说,这是必须进攻的领域。
在国外,谷歌与全球最大的汽车联盟日产-雷诺-三菱联盟达成合作,将从2021年起向全球数百万辆新车,提供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这是谷歌在推出Android Auto、Waymo后,在汽车领域的又一大进步。
在国内,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联合孵化的斑马网络,推出基于AliOS的斑马系统,在上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荣威大获成功后,前不久刚刚宣布了开放平台的战略,将会有更多的车企拥抱斑马网络。
科技公司,这一路上,是怎么通过操作系统,开启接管汽车生态的呢?
车主的需求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类享受到远远比功能机便捷N倍的服务,包括网络服务和生活服务等,基于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科技公司建立起了服务人类的完整生态。
但是,除了一个地方,那就是汽车。
在汽车这个封闭的空间,很多人都得在里面度过不少的时光,而且是枯燥的时光,尤其是遇到堵车的时候。除此以外,还有就是汽车这玩意与智能手机的差别越来越大了,特别是在智能手机大规模取代功能机之后。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一款新车从设计到生产,周期大约是五年,而对于一款手机来说,这可能就是五个月的时间,消费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远不是汽车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
这中间,作为消费者的车主是最憋屈的,拿着最新版的手机,进入汽车空间后,仿佛回到了功能机时代,中控台密密麻麻的按键以及那屈指可数的功能,是在是让人提不起兴趣。
所以,智能手机渐渐取代了中控系统的功能,为车主提供诸如音乐、导航等服务。
顾客就是上帝,顾客的需求就是上帝的需求。这种情况,让车企觉得需要在车载系统为车主提供这些服务,却让科技公司认为,这是进攻汽车领域的好时候,恰逢又是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浪潮兴起。
特斯拉的超大中控屏和全新操作系统,更是让车企和科技公司都看到了希望。
痛苦的磨合
车主的需求摆在那里,但是,对于车企来说,这种改变需要的时间,可能是以年计算的,而对于科技公司来说,这样的进度,实在是难以忍受。
在最开始的时候,车企以安全的名义,有限度的对科技公司开放中控系统。最著名的可能就是谷歌AndroidAuto和苹果CarPlay的上车了。国内的科技公司,百度推出CarLife,腾讯推出车机ROM、手机车机互联APP和MyCar,阿里巴巴则激进的推出操作系统YUNOS(2017年更名为AliOS,下文统一为AliOS)
在智能手机领域,谷歌的Android系统和苹果的iOS系统,是最终的胜利者,即便是横扫手机界,来到汽车届,还是得遵循汽车的玩法。在相继推出Android Auto和CarPlay后,还是得一个车企一个车企去谈,以期进去新上市车型的中控系统。
至于国内的BAT,并没有谷歌和苹果那般在智能手机一统天下的系统,但是,胜在有些许的本土优势,如百度有地图优势、腾讯有社交软件微信这个大杀器,弄个手机APP来与车机互联也是可以的,所以百度和腾讯就是这么干的。至于阿里巴巴,则选择了最难的路——操作系统AliOS。
其实车企都很开放的,基本来者不拒,甚至以能支持Android Auto和CarPlay作为宣传点之一,至于百度CarLife和腾讯的手机车机互联APP,也是欢迎的,大部分车企在可能的情况下,会选择都支持,因为这不过是在中控系统加一个APP而已。
至于AliOS上车,就有点难了,毕竟操作系统,车企不愿意轻易放手,所以AliOS刚开始的时候,走后装车机和智能后视镜路线,但是无比艰辛。
看到AliOS上车这么难,外号“马爸爸”的马云坐不住了,亲自出马和上汽集团去谈,双方以50:50的比例,成立的10亿的车联网基金投资成立了斑马网络,要推出基于AliOS的车载系统——斑马系统,这样的路是最难的,真的是一口吐沫一口钉,卖一台车才有操作系统的一个终端。
接管中控系统
科技公司开始接管车载中控系统,可以说是从斑马系统开始,阿里巴巴也知道,单纯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在汽车业有啥进展,所以找了离自己最近,也是国内最好的汽车集团——上汽集团合作。
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是结果很理想。在第一款搭载着斑马系统的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大卖之后,上汽集团的旗下自主品牌如名爵、上汽大通等,纷纷搭载这一系统。
看着曾经处于生死边缘的荣威、名爵,在加持斑马系统后,竟然搭着互联网汽车东风,不但活过来了,还活得很滋润,这让很多销量下滑的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也红了眼,纷纷上门求合作。光是今年下半年就会有三款搭载着斑马系统的新车型上市,分别来自东风雪铁龙、长安福特和观致。
值得注意的是,斑马系统的成功,得益于与上汽集团的合作,如果没有上汽集团率先在荣威上搭载这一系统,恐怕路会更难走。更重要的是,斑马系统的开放战略,是为车企推出基于AliOS的定制化的斑马系统。
实际上,谷歌与日产-雷诺-三菱联盟的合作,也是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推出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是谷歌为这一汽车联盟提供定制化的信息娱乐系统。
数据归属权
车企和科技公司合作,除了出于安全考虑,还有就是数据归属权问题,在大数据越发被重视的今天,汽车有可能成长为最大的移动智能终端的潜力,其产生的数据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这部分数据属于车辆数据。
最重要的是,智能手机上用户的数据价值,或许可以被汽车所复制,这部分属于属于车内应用产生的消费者数据。在过往,无论是车辆数据还是车辆应用的消费者数据,车企是从来没有过这一块的收入,在整车销售利润和售后利润不断下滑的今天,车企也希望有新的增长点,而数据则有可能承担这一责任。
本质上,汽车的数据所有权的归属于车主的,所以,任何需要调用汽车数据的行为都需要车主允许。在谷歌与日产-雷诺-三菱联盟的合作中,数据的调用,同样是需要经过用户允许,目前,据外媒报道,谷歌将得以接触到车内应用产生的消费者数据。
这点显然和斑马系统还不一样,在斑马系统中,在允许的情况下,是可以调用车辆数据的,这点对阿里巴巴目前在推进的阿里云ET城市大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会为阿里在智能汽车的车路协同上发挥重大作用。
新的业务模式
在汽车渐渐搭载科技公司的操作系统后,必然会产生更多的业务模式,这些业务模式包括为车主提供的应用服务,以及基于车辆数据和车内应用产生的消费者数据的数据服务。
对于车内应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车主在车上,可以通过语音控制车载系统的购物应用,完成购物及支付,然后快递公司可以把商品送到停在停车场的车上。这里就应用到语音识别、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快递服务等服务了。
而在互动方面,天气寒冷或者炎热,车主出门前,可以通过手机端着车并加热座椅或者是开启空调,让车内的温度更适宜;或者是在即将到家的时候,可以通过车载系统控制智能家居。
而在智能交通方面,未来的堵车情况可能会更少,寻找车位会更加简单,高速费、停车费的缴纳可能就不需要停车了,一旦出现交通事故,车主可以迅速得到合理的救援服务等等。
上述这些,就是科技公司与汽车公司不断融合后,产生的新的汽车服务生态,是不是很期待呢?